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新界西北一幅廣闊沖積平原上,三面環山,範圍涵蓋元朗六鄉,即屏山鄉、廈村鄉、錦田鄉、八鄉、新田鄉與十八鄉,以及元朗市中心和天水圍新市鎮,總面積約為14,430公頃,其中天水圍新市鎮佔488公頃。
歷史源遠流長的元朗區,文物古蹟豐富,居民仍遵奉很多傳統習俗禮儀,令元朗區發展成為一個城鄉、新舊共融的多元社區。
歷史[]
元朗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中間地勢平坦,面積廣闊,是香港境內一片罕見平原。元朗古時稱為「圓塱」,「圓」是代表完整、豐滿的意思,而「塱」便是指江邊或湖邊低窪地區。亦即是說,元朗在很久以前,已經是一片被群山所環抱,並且水源充沛的低窪地方。
元朗的歷史源頭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清朝順治年間(1661年),清政府頒佈了海禁條例,下令東南沿海居民遷入內陸五十里,以斷絶抗清勢力的支援,有關禁令持續實施到康熙年間(1669年)。復界之初,元朗原有村民大多已經流散,以致荒地處處。清政府鼓勵內地鄉民到新界落戶,復興產業;於是,大批客家人紛紛從各地南下,散居於元朗各處,組成村落。
清朝末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及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管治99年。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鄉民以為自己土地會被奪去,因此群起反抗,與英軍交戰,由林村打到八鄉,後來終告平息。
元朗與天水圍新市鎮[]
早於上世紀60年代,政府開始向元朗村民收地,開拓新市鎮,元朗亦隨之而進入都市化洪流。該區最早的公共公邨為元朗邨,在1967年入伙。
1982年,天水圍獲選定拓展成新市鎮,以配合人口增長。大型屋邨在元朗兩個新市鎮相繼落成,人口稠密,又闢設東頭工業區和元朗工業邨,為區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貫通元朗與屯門新市鎮的輕鐵於1988年通車,隨後不斷擴展,
天水圍支線亦於1993年通車。
大欖隧道1998年5月啟用,元朗與天水圍對外巴士服務從此擺脫屯門公路擠塞的陰霾,路線網絡四通八達。元朗區所有巴士路線已於2005年10月全冷,成為港島以外首個行政分區提供全空調巴士服務。2003年底,輕鐵天水圍預留區支線與
九廣西鐵相繼通車,為區內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截至2013年5月,元朗區有57條專營巴士及41條專綫小巴路線,大部分在繁忙時間平均載客率為約30%至70%不等;有個別路線需求較大,在繁忙時間平均載客率會超過80%,少數專綫小巴路線更會滿座。[1]
道路網絡[]
歷史悠久的青山公路是元朗早期對外必經之路,貫穿區內路段計有洲頭段、新田段、米埔段、潭尾段、元朗段、屏山段和洪水橋段,當中元朗市一段又稱「元朗大馬路」。元朗安寧路、元朗安樂路、教育路、馬棠路和十八鄉路均是主要地區幹路,而朗天路和朗屏路連接到元朗新市鎮周邊地帶。
元朗鄉郊街道以鄉村小路為主,屏廈路、流浮山道、錦上路、大棠路等街道仍大致保留農村風貌。錦田公路、粉錦公路、林錦公路和荃錦公路以錦田和石崗為軸心,接駁北區、大埔和荃灣鄉郊地帶。地處新田與落馬洲之間的落馬洲轉車站,提供皇巴士服務經新深路穿梭往返落馬洲管制站與深圳皇崗口岸。
多條快速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和3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先後於1992年、1993年和1998年通車,瞬間到達港九新界。當中9號幹線元朗公路和新田公路,以博愛交匯處、十八鄉交匯處、唐人新村交匯處和天水圍西交匯處接連元朗市及天水圍新市鎮。至於大欖隧道是3號幹線一部分,為往返市區巴士路線的主要通道,九巴更提供大欖隧道巴士路線轉乘優惠。
主要道路/公路/隧道[]
元朗區主要道路/公路/隧道列表 | ||
---|---|---|
名稱 | 位置 | 類別 |
![]() |
汀九至馬鞍崗 | ![]() |
![]() |
青衣至凹頭 | ![]() |
![]() |
新田至凹頭 | |
![]() |
藍地至凹頭 | |
朗天路 | 元朗至天水圍 | 道路 |
洪天路 | 洪水橋至天水圍 | |
屏廈路 | 屏山、廈村至流浮山 | |
青山公路 - 洪水橋段 | 洪水橋至屏山 | |
青山公路 - 屏山段 | 屏山至水邊圍 | |
青山公路 - 元朗段 | 水邊圍、元朗市至凹頭 | |
青山公路 - 潭尾段 | 凹頭至牛潭尾 | |
錦綉花園大道 | 牛潭尾至錦綉花園 | |
青山公路 - 米埔段 | 牛潭尾至米埔 | |
青山公路 - 新田段 | 米埔至落馬洲 | |
新深路 | 落馬洲至皇崗 | |
青山公路 - 洲頭段 | 落馬洲至白石凹 | |
錦田公路 | 凹頭至石崗 | |
錦上路 | 錦田至八鄉 | |
荃錦公路 | 石崗至荃灣 | |
林錦公路 | 石崗至康樂園 | |
粉錦公路 | 八鄉至上水 |
行人設施[]
行人路方面,在2014年完成的《元朗市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可行性研究》中,研究顧問曾於2012年量度青山公路 - 元朗段/大棠路路口及青山公路 - 元朗段/ 輕鐵
康樂路站行人過路處的行人路使用情況,分別為每米每分鐘26人及66人。就改善措施方面,路政署已於2013年初完成有關青山公路 - 元朗段/輕鐵康樂路站}}路口的行人過路處擴闊工程,並建議在元朗明渠上興建一條連接
西鐵綫
朗屏站至教育路的高架行人走廊,以進一步改善行人環境。[2]
連接朗屏站的元朗市高架行人通道[]
經過多年漫長公眾諮詢、工程勘察與設計,路政署於2016年3月10日向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匯報擬建行人天橋設計方案,並得到委員會支持。早前路政署就興建行人天橋向立法會申請逾17億元撥款,該項目早年估算造價僅為兩億元,現卻大增八倍。路政署解釋,元朗地底岩層有溶洞,加上岩層深達地底廿米至一百米,工程需將樁柱打得特別深,最深達地底90米,因此地基造價比其他工程貴六成。而且天橋沿明渠而建,周邊有民居,為免影響景觀,需採用長跨度橋身鋼架結構,導致天橋最長跨度達49米,比興建一般天橋困難。[3]
高架行人通道位處元朗市中心策略性位置,可提供一條額外和直接貫通南北的路線連接西鐵綫朗屏站至元朗安寧路、青山公路 - 元朗段和教育路一帶。此外,工程項目會於上述3條主要街道旁興建合共6個行人接駁平台,並於每個行人接駁平台提供升降機、雙向自動梯和樓梯,連接高架行人通道和地面行人路。當高架行人通道落成啟用後,當局估計在2027年的繁忙時間,由朗屏站步行到教育路以南的時間可由經地面行人路長達14分鐘縮短至經高架行人通道的約8分鐘,將有效地分流元朗市中心地面行人路和過路設施的人流。同時,區內主要街道的地面行人路段和過路設施的人流整體上將有所減少,從而可紓緩擠迫狀況、提升道路安全和改善行人環境。[4]
公共運輸設施[]
巴士及小巴總站[]
元朗區巴士及小巴總站列表 | |||
---|---|---|---|
名稱 | 分區 | 位置 | 類別 |
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屏山 | 屏廈路近聚星路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天水圍市中心總站 | 天水圍 | 嘉恩街嘉湖銀座與栢慧豪園之間 | |
天恆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天瑞路天恒邨多層停車場地下 | ||
天恩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天瑞路天恩商場地面 | ||
朗屏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東頭工業區 | 宏業西街/科業街/擴業街交界 | |
元朗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元朗舊墟 | 朗日路 ![]() ![]() | |
元朗 (東) 總站 | 朗樂路新元朗中心對面 | 巴士總站 | |
元朗 (鳳翔路) 總站 | 雞地 | 鳳翔路/鳳攸北街交界 | |
元朗 (西) 總站 | 元朗市 | 安達坊近擊壤路 | |
朗屏邨總站 | 朗屏 | 朗屏路1號朗屏商場地面 | |
元朗公園 | 水牛嶺 | 公園北路近元朗公園北面入口 | |
元朗工業邨總站 | 橫洲 | 宏利街/福宏街交界 | |
大棠總站 | 十八鄉 | 僑興路黃泥墩村村公所外 | |
大棠山道總站 | 大棠 | 大棠山道近大棠荔枝山莊路口的涼亭 | |
天耀總站 | 天水圍 | 天耀路近天耀廣場和![]() | |
天瑞總站 | 天瑞路9號天瑞商場外 | ||
天慈總站 | 天喜街9號天慈商場外 | ||
天頌苑總站 | 天瑞路天頌苑頌波閣與頌恩閣對開 | ||
天富總站 | 天華路39號天悅邨多層停車場地下 | ||
天水圍醫院 | 天壇街1號食物環境衛生署運輸組元朗車房外 | ||
翠湖居總站 | 嘉湖山莊翠湖居 | ||
美湖居總站 | 嘉湖山莊美湖居 | ||
樂湖居總站 | 嘉湖山莊樂湖居 | ||
景湖居總站 | 嘉湖山莊景湖居第6座及第9座之間 | ||
流浮山總站 | 流浮山 | 深灣路/流浮山道交界迴旋處 | |
洪水橋洪元路總站 | 洪水橋 | 洪元路泉薈外 | |
洪元路洪福邨 | 洪元路1號洪福邨洪歡樓外 | 小巴總站 | |
洪福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洪水橋田心路洪福商場外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
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錦田 | 東匯路 ![]() ![]() | |
上村總站 | 八鄉 | 錦田公路近錦上路 | 巴士總站 |
八鄉路總站 | 八鄉路近青朗公路橋底 | ||
七星薈總站 | 錦泰路128號七星薈第8座對開 | 小巴總站 | |
峻巒總站 | 逢吉鄉 | 沙埔村路 | 巴士總站 |
新田部屋 | 新田 | 新潭路11號新田部屋內 | 居民巴士總站 |
港鐵車站[]
元朗區港鐵車站列表 | |||
---|---|---|---|
車站名稱 | 分區 | 位置 | 鐵路線 |
![]() |
錦田 | 錦河路/東匯路交界 | ![]() |
![]() |
元朗 | 朗日路/朗和路/朗明街交界 | |
![]() |
元朗市 | 宏達路、朗業街、元朗安樂路、媽橫路交界 | |
![]() |
天水圍 | 天福路/聚星路/屏廈路/橋發街交界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二十一題:元朗區土地規劃申請,2013年5月8日
- ↑ 立法會八題:行人路擠迫度,2014年5月28日
- ↑ 元朗建天橋17億 飆8倍,東方日報,2018年4月28日
- ↑ 連接朗屏站的元朗市高架行人通道補充資料,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18年5月23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元朗區道路列表 | |
---|---|
元朗市中心 | 青山公路 - 元朗段、元朗炮仗坊、元朗體育路、元朗康樂路、元朗安樂路、元朗安寧路、元朗安興街、元朗新街、元朗泰祥街、元朗泰衡街、元朗東堤街、西堤街、谷亭街、水車館街、水車館里、泰豐街、泰利街、橫洲路、大橋路、壽富街、橋樂坊、同樂街、福康街、福德街、福日徑、橋德徑、橋壽徑、元發徑、喜利徑、擊壤路、安達坊、安信徑、安信街、屏信街、屏會街、屏輝徑、屏昌徑、民合徑、保輝徑、寶樹里、寶樂坊、媽廟路、教育路、豐年路、豐樂里、平樂徑、大陂頭徑、昌盛徑、安良里、安駿里、安康路、朗藝徑、裕榮徑、達輝徑、金輝徑、金祥坊、仁樂坊、裕景坊、康景街、鐘聲徑、西裕街、西裕徑、西菁街、西菁徑、菁裕徑、紅棉圍、牡丹街、大棠路、日新街、又新街、阜財街、合財街、合益路、建德街、建樂街、建翔街、建業街、建業徑、宏發徑 |
元朗舊墟、東頭工業區、 元朗工業邨 |
博愛交匯處、朗日路、朗樂路、朗和路、五和路、朗明街、鈞樂里、翠桐里、元朗舊墟路、酒街、利益街、長盛街、西溪路、山貝路、山貝河東路、涌業路、流業街、德業街、康業街、寶業街、強業街、良業街、喜業街、擴業街、科業街、富業街、朗業街、宏業東街、宏業南街、宏業西街、宏樂街、宏富街、宏利街、福喜街、福恒街、福宏街、福欣街、福順街 |
朗屏、水邊圍、水牛嶺 、山下村、欖口村 |
青山公路 - 屏山段、朗屏路、屏義路、屏會街、鳳池路、宏達路、俊賢坊、媽廟路、媽橫路、水邊圍路、元朗安寧路、元朗體育路、馬田路、公園南路、公園北路、山下路、朗漢路、欖裕路、豐裕路、欖喜路、欖口村路、欖堤東路、欖堤西路、十八鄉路 |
天水圍 | 朗天路、洪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河路、天湖路、天瑞路、天榮路、天城路、天柏路、天祥路、天慈路、天華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業路、天暉路、天壇街、天桃街、天竹街、天喜街、天美街、天靖街、天順里、蝦尾新村路、天恩路、嘉恩街、濕地公園路、天影路、天月路 |
白泥、流浮山、廈村、 洪水橋 |
![]() |
屏山、唐人新村 | 青山公路 - 屏山段、屏廈路、橋旺街、橋盛街、橋洪路、橋發街、橋昌路、聚星路、庸園路、屏葵路、屏柏里、屏竹里、屏楊里、屏福里、屏健里、屏康里、屏興里、屏山里、屏山南北路、新起村街、新灰街、屏唐東街、屏唐南街、屏唐西街、屏唐北街、灰沙圍里、灰沙圍南路、沙井路、孖峰嶺路、唐泰路、唐人新村路、唐人新村西路、唐人新村交匯處 |
鳳翔、大旗嶺、大棠 | ![]() |
凹頭、錦田、八鄉、 石崗 |
![]() |
牛潭尾、米埔、新田、 落馬洲 |
新田公路、青山公路(潭尾段、米埔段、新田段、洲頭段)、新深路、下灣村路、下灣村東路、落馬洲路、落馬洲徑、洲頭西路、洲頭南路、古洞路、新田村路、世歌路、惇裕路、東永安路、石湖圍路、米埔隴路、米埔路、米埔南路、新潭路、牛潭尾路、高行路、真善路、竹攸路、清攸路、清攸徑、橫平山南路、豐竹路、下竹園路、下新圍路、攸壆路、錦壆路、錦壆路東、錦壆路西、壆圍路、壆圍西路、壆圍南路、逢吉鄉路 |
錦綉花園 | 錦綉花園大道、錦綉大道南、錦綉大道東、錦綉大道西、錦綉大道北、紫荊東路、紫荊南路、紫荊西路、紫荊北路、松濤東路、松濤南路、松濤西路、金竹東路、金竹北路、荔枝東路、荔枝南路、荔枝西路、荔枝北路、荔枝里、河北里、紅荷路、銀杏路、紫壇路、楓香路、朝暉路 |
加州花園、加州豪園 | 加州花園大道、花園徑、翠柏路、翠松路、柏欣大道、洋葵徑、玫瑰徑、牡丹徑、丁香徑、白楊徑、柳樹徑、銀菊徑、海棠徑、竹桃徑、玉蘭徑、月桂徑、芙蓉徑、紫蘭徑、金桃徑、桂花徑、華梓徑、紅花徑、米蘭徑、金粟徑、榕翠徑、紅棉徑、荷花徑、櫻桃徑、金松徑、日葵徑、水仙徑、青榕徑、鳳凰徑、米路斯徑、瑪利亞徑、卡蓮拿徑、莎文杜徑、芭丹娜徑、安島徑、聖巴拿徑、聖梵哥徑、聖哥拉徑、聖地牙哥徑、嘉拿多徑、西蒙徑、卡米爾徑、維狄雅徑、蒙特萊徑、蒙尼卡徑、溫黛拿徑、麥蘭徑、納柏徑 |
碧豪苑、意花園、葡萄園 | 碧豪苑第一街、碧豪苑第二街、碧豪苑第三街、碧豪苑第四街、碧豪苑第五街、碧豪苑第六街、碧豪苑第七街、紅花磡路、洛蔓大道、佛洛斯大道、米萊諾大道、酒莊大道、貝翠大道、瑪歌大道、洛圖大道、巴恩大道、洛菲大道、比昂大道、美冬大道 |
行政分區 | |
---|---|
香港島 |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
九龍 | 九龍東:觀塘區、黃大仙區 |
新界 | 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