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佳美道Carmel Road),位於港島南區赤柱,東始赤柱村道49號翠屋、近赤柱灘道赤柱新街,經過歌敦臺,海明山、赤柱廣場貨車上落貨區通道、赤柱廣場公共運輸交匯處迴旋處、赤柱廣場停車場通道路口,西接環角道/馬坑邨停車場出入口交界,貫通馬坑舂坎角

歷史[]

昔日,舂坎角環角道赤柱佳美道之間並不連貫,車輛如欲往返兩地,須迂迴地駛經赤柱村道赤柱峽道舂磡角道

房屋委員會推行「馬坑村重新發展計劃」,馬坑邨第一期為原來馬坑寮屋村約3600名居民提供居所,於1994年1月起逐步入伙[1];環角道亦延長至馬坑邨駿馬樓外,卻依舊不能直達赤柱。為迎接居民入伙,新專綫小巴52號在1994年第一天投入服務,來往馬坑及香港仔(石排灣)[2]

當局在1993年9月24日刊憲,公布收回馬坑村85幅農地,涉及面積達1.117公頃,以配合公共屋邨第二及第三期發展計劃。第二及第三期設施包括購物中心、公眾碼頭、巴士總站、連接赤柱舂坎角的道路等[3]。政府翌年12月23日公布將佳美道伸延至環角道,同時沿擴展的佳美道興建一個交通交匯處、一個巴士站及公眾交通設施[4],用作取代駿馬樓臨時巴士總站。

經歷多年工程,佳美道延長段於2000年2月28日通車,成為繼赤柱峽道後,貫通舂坎角與赤柱的第二條行車道;而位於赤柱廣場外的馬坑邨公共運輸交匯處亦同步啟用。

迄今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原座落於中環皇后大道中的「美利樓」,揉合了東方瓦面斜頂及仿希臘圓石柱的建築特色,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古歐陸維多利亞式建築物。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港督巡視南區,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月28日
  2. 港島新專線小巴,政府新聞公報,1993年12月30日
  3. 赤柱收地供公屋發展,政府新聞公報,1993年9月24日
  4. 當局擬在馬坑村進行道路工程,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2月23日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佳美道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薄扶林數碼港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華富華貴田灣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香港仔 香港仔海傍道香港仔大道香港仔舊大街香港仔水塘道貝璐道漁光道漁暉道崇文街洛陽街東勝道西安街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成都道觀海徑
鴨脷洲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香港仔隧道黃竹坑道香葉道香葉徑南朗山道海洋公園道警校道深灣道深灣碼頭徑海洋徑惠福道業發街業興街業勤街塘邊徑黃竹坑徑南風徑南風道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舂磡角赤柱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大潭石澳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