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公園徑(Kowloon Park Drive),位於九龍半島油尖旺區尖沙咀,南始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近漢口道,經過 1881、中間道、富衛 1881 公館、北京道一號、北京道路口、香港朗廷酒店,以行車天橋跨過海防道,北接廣東道/中港碼頭巴士總站入口交界。
地處九龍公園西側的九龍公園徑,乃尖沙咀西部通衢大道。除此以外,道路北行近香港文物探知館設有行車天橋直達港威大道,並於廣東道333號消防處九龍南區總部暨尖沙咀消防局接回路面行車綫。
歷史[]
英國在十九世紀中佔領香港島及九龍後,先後興建多個軍事建築以加強防衛,尖沙咀「威菲路軍營」是其中之一,以紀念1869至1874年間出任英國駐中國、香港及海峽殖民地司令的威菲路少將。
1967年,軍營逐步移交政府作文娛康樂用途,1970年發展成為九龍公園,並於公園西側築建一條新路。政府於1975年7月25日刊憲,公布道路命名為「九龍公園徑」。
九龍公園徑天橋[]
1978年1月31日起,九龍公園徑南行及北行車輛,均只准向前直駛,以改善北京道與九龍公園徑交通情況。[1]
海港城發展區多幢商廈與酒店自八十年代初陸續落成,為九龍公園徑帶來繁重交通流量。路政署於1988年12月2日公布,在九龍公園徑興建一條雙綫北行天橋,橫跨九龍公園徑與廣東道交界,並提供一條雙綫雙程通道連接海港城,旨在改善前往中國客運碼頭與海港城發展區的通道.[2]
九龍公園徑行人隧道[]
作為尖沙咀西部的通衢大道,九龍公園徑交通繁忙,設有三組行人隧道通往北京道新港中心、 港鐵尖東站L5出口、
港鐵尖沙咀站、梳士巴利道香港文化中心等地,分別是北面最先落成的「北京道行人隧道」、南面2003年6月啟用的「九龍公園徑行人隧道」[3],以及
九廣鐵路公司建造的「中間道行人隧道伸延段」[4],把三者互相貫通[5],方便乘客往返尖東站、尖沙咀站、尖沙咀碼頭與廣東道酒店及購物區。[6]
道路平面圖[]
公共交通[]
相關事件及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尖沙咀與半山 更改行車辦法》,政府新聞公報,1978年1月30日
- ↑ 九龍公園徑計劃建天橋,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12月2日
- ↑ 立法會十六題:九龍公園徑行人隧道指示牌已足夠,2004年3月17日
- ↑ 九鐵在尖沙咀建全新行人隧道,九鐵新聞稿,2007年9月4日
- ↑ 中間道行人隧道網建議,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2003年12月22日。
- ↑ 尖東站行人隧道延伸工程展開,蘋果日報,2007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