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中環碼頭Central Piers),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北填海區至添馬海濱,設有10個碼頭,包括7個供渡輪航綫靠泊的碼頭1個政府碼頭,以及2個公眾碼頭,名稱各有不同,如「中環渡輪碼頭」(Central Ferry Piers)、「中環綜合碼頭」、「中環港外綫碼頭」(Outlying Islands Ferry Piers)等。

與本港各區主要渡輪碼頭一樣,政府在海濱闢建大型平行式月台總站及多個路邊巴士總站,方便渡輪乘客轉乘巴士。

歷史[]

在中區和灣仔進行填海工程的需要,最先於1982年3月至83年1月間進行的《海港填海工程和都市擴展研究》中提出;翌年完成的多項大型發展研究,包括《全港發展策略檢討》,再次確定有關需要。為此,當局在1987至89年進行《中環灣仔填海工程可行性研究》。

時任港督衛奕信在1989年施政報告宣布,選址香港西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展開機場十項核心工程;當中包括在中環填海區建造 MTR logo 機場鐵路MTR logo 車站,提供專門服務機場旅客的「 MTR logo 機場特快綫」,以及為東涌青衣乘客提供傳統地鐵服務的「 MTR logo 大嶼山綫」,有助紓緩地下鐵路彌敦道走廊沿線擠迫情況。[1]

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

行政局在1991年9月通過《都會計劃策略》,建議在維港進行填海工程。「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涉及由林士街畢打街,闢拓大約20公頃土地,為機場鐵路 MTR logo 香港站及商業發展提供用地。[2]

這項填海工程是機場核心計劃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1993年8月委託 MTR logo 地鐵公司進行填海等一連串工程,避免填海工程與機鐵 MTR logo 車站工程在配合上出現問題,確保工程可如期完成[3]。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隨即在9月展開,受工程影響,港外線碼頭連同統一碼頭卜公碼頭均須拆卸(現址為 MTR logo 香港站大堂),政府在新填地北岸重置7個渡輪碼頭

南丫島長洲坪洲梅窩居民提供渡輪服務中環5號6號7號碼頭,率先於1995年啟用。經歷多年工程,中區填海計劃第一期已於1998年6月大致完成。

中區填海計劃第2期[]

添馬艦填海約5.3公頃,為中區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工程於1994年12月展開,已於1997年9月完成。[4]

中區填海計劃第3期[]

中區填海計劃第3期」工程目的,是為了提供土地,建造以下必要運輸基建項目:

涉及38公頃填海面積的中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1998年5月29日刊憲,包含中環填海第三期32公頃及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6公頃。在兩個月展示期內,共收到70份有效的反對意見。當局再作研究,訂出最小填海範圍方案,提出把填海面積減至23公頃(中環填海第三期18公頃及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5公頃)。政府將修訂的最小填海範圍方案於1999年6月10日提交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獲得普遍接納,城規會在7月16日將修訂後的最小填海範圍方案刊憲。

經過法定所需程序,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2000年2月22日通過經修訂的中區分區計劃大綱圖,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緊接在4月28日批准撥款,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詳細設計工作。第三期工程下的填海和道路工程於6月30日刊登憲報,而詳細設計工作在7月展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01年12月18日授權進行有關填海及道路工程。2002年6月21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根據最小填海方案批准撥款進行第三期工程,招標工作於8月12日進行;拓展署在2003年2月10日公布第三期工程合約批予「禮頓-中國建築-宏安」聯營公司承建,造價港幣37.9億元。

中環第三期18公頃填海工程於2003年2月28日展開,約需55個月完成,預計2007年10月竣工[5]。因應填海工程,愛丁堡廣場碼頭於2006年11月12日正式關閉,天星小輪改泊七號及八號碼頭;毗鄰的九號碼頭則於翌年4月26日開放予公眾使用,設有六組公眾登岸梯級,取代皇后碼頭作為船隻上落客的功能,但皇后碼頭陸上設施仍可供市民使用。[6]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自2014年開始,政府將佔地3.6公頃的「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租予私人營辦商,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包括國際旅遊盛事、國際藝術博覽會、電動方程式賽車、露天音樂會及長跑等,累計參與人次超過500萬。該用地旁邊由私人營運的摩天輪於2017年12月重開,票價大幅降至每人20元,另向長者和兒童提供進一步票價優惠,半年間已錄得約100萬乘搭人次。

以上活動與設施讓市民和旅客可盡早享用海濱,為海濱注入活力,亦為維港景緻增添新元素。

中環新海濱用地[]

事實上,規劃署早於2011年完成《中環新海濱城市規劃研究》,從而妥善籌劃中環碼頭周邊8幅主要土地之用途。

座落康樂廣場 2 號的郵政總局,位處中環新海濱三號用地西南角,《研究》中所建議三號用地的設計,乃分別經過2007年和2008年兩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後而制定,用地設計概念融合了高度遠低於鄰近商業大廈的低密度商業發展、一個南北走向的園景平台以連貫核心商業區內陸位置和海濱,以及佔地超過整幅用地一半(即最少2.5公頃)的綠化公共空間。

相關城市設計要求已寫入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16年12月通過的規劃大綱,而未來發展商在推動三號用地發展時,必須落實和符合規劃大綱的要求。根據三號用地規劃設計,郵政總局大樓會在作適當重置後拆卸。[7]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香港在97年將有具成本效益的機場鐵路,政府新聞公報,1992年4月16日
  2. 二億五千萬元合約簽署 中環填海二期下月動工,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1月18日
  3. 386CL-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土木工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2001年6月20日
  4. 中環及灣仔填海工程背景資料簡介,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2005年2月22日
  5. 中環填海第三期工程,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2003年10月13日
  6. 中環九號碼頭下星期四啟用,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4月18日
  7.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3PP–重置香港郵政總部,2018年6月2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金鐘添馬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中環碼頭 HK Route4中環及灣仔繞道龍和道民光街民吉街民寶街民輝街民照街民祥街民耀街耀星街金融街港中里
中環 HK Route4林士街天橋HK Route4干諾道中皇后大道中統一碼頭道港景街康樂廣場愛丁堡廣場機利文街機利文新街租庇利街域多利皇后街砵典乍街德忌利士街畢打街會所街銀行街昃臣道遮打道美利道琳寶徑雪廠街都爹利街德輔道中永安街永吉街同文街興隆街昭隆街戲院里環球里萬宜里鐵行里利源東街利源西街九如坊九如坊西九如坊北歌賦街城皇街善慶街美輪街荷李活道亞畢諾道亞厘畢里炮台里贊善里卑利街奧卑利街伊利近街士丹頓街士丹利街閣麟街擺花街結志街嘉咸街威靈頓街鴨巴甸街吉士笠街士他花利街雲咸街德己立街蘭桂坊泄蘭街安蘭街安慶臺榮華里俊榮里佐治里光漢臺加冕臺華賢坊東華賢坊西寶華街華興里乾秀里伊沙里美臣里懷德里何郭里中和里安和里和安里樂慶里
上環 HK Route4干諾道中HK Route4干諾道西HK Route4干諾道西天橋HK Route4林士街天橋林士街中港道中景道德輔道中永和街永樂街永利街禧利街急庇利街摩利臣街新街市街安泰街東來里東興里西消防街德輔道西皇后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文華里文咸東街文咸西街孖沙街蘇杭街貴華里荷李活道竹連里發興街水坑口街五桂坊華里樂古道摩羅上街摩羅下街東街西街新街磅巷水巷水池巷弓弦巷必列者士街四方街樓梯街樓梯臺差館上街太平山街普仁街普義街普慶坊律打街平安里餘慶里華寧里福安里大安臺榮華臺醫院道堅巷居賢坊儒林臺老沙路街威利蔴街修打蘭街高陞街和風街甘雨街李陞街賢居里攀桂里保良新街
西營盤 HK Route3西區海底隧道HK Route4干諾道西HK Route4干諾道西天橋德輔道西皇后大道西正街東邊街東邊街北西邊街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高街水街醫院道元勝里兩儀坊三多里五福里朝光街紫薇街梅芳街桂香街忠正街西尾道西湖里西源里西興里長安里荔安里匯安里奇靈里崇慶里兆祥坊育賢坊亞厘架巷德星里爹核里常豐里福壽里餘樂里英華臺居仁里玫瑰里譚里
石塘咀 HK Route4干諾道西HK Route4干諾道西天橋豐物道水街嘉安街屈地街德輔道西皇后大道西薄扶林道加倫臺保德街山道安寧里西安里興隆東街興隆西街日富里和合街南里廣豐里毓秀里由義里居仁里
堅尼地城
摩星嶺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半山區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山頂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