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Central),位於港島中西區,是香港政治、商業及文化中心,也是港島以至全港的交通樞紐。
歷史[]
佔領港島[]
1841年1月26日,英軍在上環水坑口登陸,佔領香港島。英人還未正式管治香港島,已於6月7日宣布香港成為自由港,准許商人隨意進出,資金自由流入,並首次出售土地,以及展開城市規劃工作,沿著海岸一公里的狹長地帶伸展,先在中環、上環進行開發,繼而再把發展伸延至西環、半山及山頂一帶,全力建設面朝維多利亞港的港島北岸。
英人首要任務是派出英軍工程兵在沿岸修建第一條馬路,既然是首條馬路,理應以當時英國統治者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命名。雖然「Queen」可同時解作「女王」與「皇后」,但「女王」是指統治國家的女性;「皇后」則是皇帝的妻子。由於中國傳統不像英國常有女性掌權,負責翻譯的師爺沒有女王的概念,於是錯譯成「皇后大道」。1894年,政府官員曾在書刊澄清「英國無皇后之稱,宜稱皇帝」,可是並沒有將這錯誤譯名糾正過來,一直沿用至今。
1841年11月,港府把中環雅賓利渠和忌連拿利渠之間,稱為「鐵崗」的山坡劃為政府專用,名為「政府山」(Government Hill),銳意將中環一帶發展成「女皇城」,作為香港政治及商業中心。至於政府山以東伸延至灣仔一大片土地,被軍部圈作軍事用地,興建美利兵房、域多利兵房及威靈頓兵房,即後來稱為金鐘的地方。
國際大都會[]
中環不足二百年歷史,見證香港高速發展,由小漁村開發成轉口港,由製造業中心轉變成服務業中心,以至今日國際大都會和環球金融中心。
昔日皇后大道中以北盡是海灣,飛速發展令土地不敷應用,歷年來中環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在填海區上不但興建了很多商業設施,也建造了不少公共交通設施。從早期皇家碼頭、統一碼頭,七十年代中環巴士總站,八十年代地鐵 中環站,以至九十年代
機場鐵路
香港站與新中環碼頭,也對中環發展成香港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作出不少貢獻。
保育中環[]
經過超過一個世紀的驚人發展,今日的中環,是香港行政中心和眾多國際及內地金融和商業機構所在地。儘管眾多奪目的高樓大廈不斷落成,不少昔日建築和特色仍獲得保留。
行政長官於《2009至10年施政報告》宣布「保育中環」,把分布在中環不同區域的8項珍貴和獨特文物遺產集合起來,計有舊中區警署、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美利大廈、終審法院大樓、中環街市、香港聖公會建築群、中區政府合署和中環新海濱,活化為一系列饒富創意項目,延續中環傳奇。[1]
道路網絡[]
根據一宗消防局訴著名茶樓得雲茶樓(現址已重建成新紀元廣場)的訴訟,整條文咸東街屬上環區,故中環以永和街以北一段皇后大道中為界線,永和街以西屬上環。
中環主要幹道包括干諾道中(4號幹綫)、德輔道中(電車路)及皇后大道中等,而前兩者均有大量路線途經,後者在中環範圍內則只有一小段有巴士通行。
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
香港開埠初期,缺乏長遠城市規劃,中環大部分道路較為狹窄,並採取單向行車安排,缺乏土地興建巴士總站,早期區內總站大多屬路邊車站。
因應機場十項核心工程,政府選址港景街交易廣場以北填海造地,用作興建 機場鐵路
香港站、重置渡輪碼頭,以及建造多個巴士總站,容納更多路線與車隊,紓緩交通擠塞。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保育中環,2010年4月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