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道(Chung Kong Road),位於港島中西區上環,西起西消防街近干諾道西,經過上環分區電力站、中港道巴士停車場、中區警署、中景道路口、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入口,東至信德中心基座私家路與港澳客輪碼頭上落客區,可沿林士街駛往民光街。
歷史[]
有「平民夜總會」之稱的上環「大笪地」(Gala Point)落幕後,政府在舊港澳碼頭對面,即現時中區警署位置興建臨時巴士總站,於1981年1月30日啟用[1],巴士停站時車頭向干諾道西[2]。據1984年1月12日憲報公告所示,劃作專利巴士停泊的車坑共五條。[3]
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座落信德中心基座的港澳客輪碼頭,於1985年10月投入運作[4]。作為林士街天橋附屬工程之一,政府於1986年11月25日簽署合約,在客輪碼頭以西闢建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5],於1988年4月1日啟用[6]。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配置,設有七組車坑。至於舊總站地皮,隨後興建海傍警署(現稱為「中區警署」)。
城巴1991年獲得專營權,營辦12A線,以港澳碼頭總站為起訖點。基於站內車坑數量不足,政府在中港道闢建入口,接駁新設的車坑供該線巴士停泊。
巴士停車場[]
2000年5月24日上午十時起,政府將中港道港澳碼頭巴士總站以北海濱土地劃為「港澳碼頭巴士總站附加部分」(Macau Ferry Bus Terminus Extension)[7],供專營巴士公司泊車之用。兩年後,政府於2002年6月14日把中港道與西消防街交界,海傍警署西側海傍警察宿舍拆卸後騰空地皮,劃為「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新附加部分」(Macau Ferry Bus Terminus New Extension)[8],列為專營巴士專用的禁區,亦即城巴和新巴所指的「港澳碼頭車場」(Macau Ferry Parking Site),只供專營巴士公司及警署泊車,並無設置任何巴士站。
另一邊廂,中港道海濱舊巴士停車場用地改作第二代「大笪地」[9],2002年9月開幕[10][11]。不過市民反應遠遜預期,大笪地無復昔日光輝,2004年2月1日正式曲終人散。政府2006年在原址興建雨水抽水站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12]。耗資二億元的上環雨水泵房,於2009年3月啟用。[13][14]
坐落荷李活道的舊中區警署樓羣於1995年獲列為一級法定古蹟,有需要全面修復,以發展成為文物旅遊景點。保安局於2006年5月建議在巴士停車場東面部分地皮興建一幢海傍分區警署附翼大樓,容納遷自舊警署的中區警區總部[15]。相關停車場用地於2007年被收回,新警署大樓於2010年1月落成,海傍警署改稱「中區警署」,附設多層停車場,警車再也不需與巴士共用停車場。面積縮小後的專營巴士專用禁區,延至2017年7月14日重新刊憲。[16]
中港道地皮[]
基於中環核心商業區甲級寫字樓用地供應長期短缺,政府2008年把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所處的「中港道地皮」納入勾地表,擬建商業大廈連室內巴士總站。及後因應中西區區議會反對發展密度過高,地皮於2009年3月暫時被剔出勾地表。規劃署經過多輪檢討及縮減發展規模後,地皮重新納入勾地表,供地產商勾出公開拍賣。[17]
根據2010年計劃,日後商廈建築工程期間,港澳碼頭巴士總站須暫時遷至港澳碼頭車場改建而成的臨時巴士總站;在臨時總站建造期間,政府會在民光街近中環3號碼頭路旁及9號碼頭對出的停車灣劃作夜間(23:00-07:00)巴士停泊處,以容納原有在巴士停車場通宵停泊的車輛。[18]
平面圖[]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368號〈運輸署佈告:道路交通(道路及標誌)條例(香港法例第二二〇章)〉,《香港政府憲報》第123卷第5期,1981年1月30日。
- ↑ 港澳碼頭巴總與大笪地,hkitalk.net。圖中最左邊是嘉安大廈,最矮一幢是海安咖啡室,然後是祐華大廈、中英大廈、海景商業大廈與威勝商業大廈。
- ↑ 憲示第225號〈運輸署佈告:道路交通(道路及標誌)條例(香港法例第二二〇章)〉,《香港政府憲報》第126卷第3期,1984年1月12日。
- ↑ 新的中國客運碼頭九月投入服務,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6月22日
- ↑ 價值一億八千七百萬元 林士街天橋合約今簽署,政府新聞公報,1986年11月25日
- ↑ 公告第1047號〈道路交通(交通管理)條例(香港法例第三七四章):港澳碼頭巴士總站〉,《香港政府憲報》第130卷第13期,1988年3月31日。
- ↑ 第3040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港澳碼頭巴士總站附加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4卷第20期,2000年5月19日。
- ↑ 第3539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新附加部分車輛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6卷第24期,2002年6月14日。
- ↑ 〈「大笪地」重現上環〉,《蘋果日報》,2002年6月26日。
- ↑ 〈大笪地下月重開創2000職位 購物飲食表演區納323攤檔〉,《東方日報》,2002年8月9日。
- ↑ 〈大笪地再現中西區 好味小食店〉,《蘋果日報》,2002年8月30日。
- ↑ 〈上環雨水抽水站地基涉八千萬〉,政府新聞網,2006年6月27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渠務署展開上環雨水抽水站綠化工程〉[新聞公報],2009年3月28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渠務署,〈上環雨水泵房〉。
- ↑ 中區警區總部及中區分區警署搬遷計劃,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2006年5月2日
- ↑ 第4983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新附加部分車輛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1卷第28期,2017年7月14日。
- ↑ 上環商地倡地積比11倍,東方日報,2010年5月6日
- ↑ 上環中港道臨時巴士總站工程,中西區區議會文件第56/2010號,2010年4月。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