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Shanghai Street),位於九龍半島油尖旺區,北始旺角荔枝角道旺角維景酒店對面、近太子道西,經過鴉蘭街、弼街、旺角道遊樂場、旺角道、快富街近康樂街、618上海街、亞皆老街、朗豪坊、香港康得思酒店/旺角綜合大樓、山東街、豉油街、登打士街、萬事昌中心、咸美頓街、太極軒393、碧街、得如樓大廈、窩打老道、紅磚屋、石龍街近雲南里、文明里、熙龍里、永星里、海景絲麗酒店、眾坊街、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街市街、加士居道天橋底、甘肅街、佐敦道、華海廣場、閩街、寶靈街路口,南迄尖沙咀柯士甸道近童軍徑。
歷史[]
1873年油麻地警署啟用,座落其上的街道也理所當然地被命名為「差館街」。1885年新填地街填海工程完成後,差館街由公眾四方街延伸至奶路臣街,至1909年易名為「上海街」,而油麻地警署在1922年底遷往廣東道。
地處山東街的旺角碼頭於1972年停用後,填海工程使海岸線進一步向西延展。當時,旺角一段上海街乃南北雙向行車[1]。其後
地鐵工程展開,原本途經彌敦道多條的巴士路線臨時改經上海街。1980年代以後,整條上海街劃為南行單程路,而北行巴士專線運作至1992年10月取消。
市區重建[]
過去有六千多人居住在「旺角六街」殘破失修的樓宇裡,橫跨山東街、亞皆老街、砵蘭街、上海街、奶路臣街、新填地街,以及俗稱「雀仔街」的康樂街。1989年2月,土地發展公司與鷹君簽訂合約,合作發展「旺角六街」重建項目,地盤面積約12.9萬方呎,涉及583個業權,有關收購費用及發展成本等開支,由鷹君全權負責。
整個重建項目由收購至落成歷時長達16年,旺角矚目新地標「朗豪坊」於2005年1月25日開幕[2][3],集合一座59層甲級寫字樓、一座42層五星級酒店及一座15層商場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總投資額超過一百億元。
除此以外,多種社區設施藏身於朗豪坊各處,其中酒店地下設有公共小巴總站,出入口接駁上海街。運輸署於2004年11月19日刊憲,將有關範圍劃為公共小巴總站後[4],「旺角朗豪坊公共小型巴士總站」於11月21日正式啟用[5],成為首個建於私人發展項目的紅色小巴總站。
為方便小巴更容易駛入總站,運輸署及路政署2017年11月把靠近入口的部分月台裁短或收窄,工程於12月完成。[6]
另一方面,市區重建局2008年展開上海街/亞皆老街保育活化項目,涉及上海街600-626號共14幢唐樓,城市規劃委員會2014年底批准申請。項目內十幢建於1920至26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騎樓式」唐樓,將保持現有高度及正面輪廓。[7]
時至今日,上海街依舊是小型店舖集中地,現時主要售賣鋼鐵廚具,亦夾雜不少別具一格的唐樓及歷史悠久的老店。
平面圖[]
途經公共交通[]
2017年,整段上海街共有七個巴士站,每日有11條巴士路線,約690班次駛經,接載約四萬人次[8]。當中亞皆老街以北一段最多巴士途經,大多以大角咀為總站,佐敦道以南一段則沒有任何公共交通途經。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