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仔路(Sam Mun Tsai Road),位於新界大埔區汀角,西起汀角路近沙欄小築通道,經過比華利山別墅西入口、漁安街、比華利山別墅南入口近銀池道、東華三院船灣安老綜合中心、沙欄路,然後沿船灣避風塘與船灣淡水湖之間一條堤壩向東進發,駛經通往三門仔新村/三門仔村碼頭未命路口,東迄道路盡頭門牌101號暉曜花園對開迴圈,是聯益漁村、大埔地質教育中心、馬屎洲對外必經之路。
歷史[]
昔日三門仔是大埔區最具規模的漁村,原址在白沙頭洲。政府六十年代初興建船灣淡水湖,徙置周邊村民,原居民獲安排遷至大埔墟新落成的六鄉新村;不屬原居民的漁民,整條村於1965年搬遷至鹽田仔,原址從此被淹沒。[1][2]
九巴於1976年開辦84線,為三門仔提供巴士服務,亦即現今74K線。由於三門仔人口不多,加上專綫小巴20K線加入競爭,導致巴士路線嚴重虧蝕,九巴早於1990年建議盡快取消該線[3] 。結果,74K線於1991年起縮減為每天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
時至今日,三門仔新村依舊保留濃厚漁村風味,不少村民以捕魚為業。遊人穿過三門仔新村後,可達大埔地質教育中心與馬屎洲特別地區。
道路平面圖[]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街知巷聞﹕【三門仔漁村】異姓一家親〉,《明報》,2014年1月19日。
- ↑ 三門仔村賀遷村50周年,蘋果日報,2015年2月23日
- ↑ 大埔交運委會周一討論取消區內一巴士線計劃,政府新聞公報,1990年7月7日
相關條目[]
|
外部連結[]
大埔區道路列表 | |
---|---|
大埔滘、白石角 | 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城路、科進路、科研路、博研路、樟大路、樟樹灘路、坡面徑、優景里、瞭望里、燕子里、紅林路、逸遙路、雍宜路、黃宜坳路、大埔公路 - 大埔滘段 |
元洲仔、運頭塘、 馬窩、碗窰 |
大埔公路 - 元洲仔段、元洲仔里、廣宏街、廣進街、廣福道、廣福坊、運頭坊、運頭街、運頭角里、培賢里、泮涌路、南運路、雅運路、豐運路、曉運路、達運道、逸雅里、山塘路、山賢路、馬窩路、馬聰路、馬成徑、碗窰路 |
大埔墟 | 廣福道、廣福里、廣福橋、寶鄉橋、寶鄉街、寶鄉里、寶鄉坊、寶湖道、寶湖里、東昌街、南盛街、北盛街、普益街、普益里、靖遠街、懷仁街、懷義街、崇德街、富善街、仁興街、戲院街、瑞安街、人和里、安富道、漢家路、錦山路、半春園路、石蓮路 |
大埔中心 | 完善路、安慈路、安祥路、安邦路、安泰路、安埔路、安埔里、安浩里、安民坊、汀角路、汀麗路、頌雅路、全安路、彩蝶街、棟樑路、棟樑里、富忠里 |
大埔舊墟、太和、 大埔頭 |
舊墟直街、翠怡街、翠樂街、翠和里、美新里、平安里、大埔頭徑、大埔頭路、大埔頭水圍路、大埔公路 - 大窩段、大埔太和路、汀太路、福和路、啓和路、寶雅路、梅樹坑路、新圍仔路、新華安里、嘉敬里 |
康樂園、林村谷 | 林錦公路、林村鄉公所路、寨乪路、坪朗路、大陽輋路、大菴路、大埔水窩路、大窩西支路、牛牯嶺徑、坑溪里、康樂園路、康樂西路、康樂東路、康樂園市中心徑 |
鳳園、船灣、 大尾篤、新娘潭、 大埔工業邨 |
汀角路、汀慶路、鳳園路、露輝路、露屏路、三門仔路、沙欄路、漁安街、詹屋路、洞梓路、洞梓山路、普門路、山寮路、山南路、大埔龍尾路、三和路、大美督路、美湖路、新娘潭路、大福街、大華街、大富街、大貴街、大鴻街、大發街、大宏街、大順街、大昌街、大盛街、大利街、大鵬街、大喜街、大景街 |
西貢北、塔門、 東平洲 |
西沙路、年豐路、年華路、年明路、北潭路、海下路、塔門海傍街、海映路 |